欢迎来到潮三国,本站分享关于三国人物_故事_战役_排行以及历史地图的三国网站
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
发布时间:2022-01-01 08:25 分类:火烧博望坡 文章出处:潮三国 作者:三国「三国演义」小潮 阅读数量:

  潮三国小编下面与三国迷的朋友分享关于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等话题,希望能对大家了解火烧博望坡有所帮助,内容仅供参考。


火烧博望坡视频

  三国著名战役文章相关阅读推荐:火烧博望坡是谁干的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是真的吗

  一、火烧博望坡简介

  曹操为抵御刘备的北伐,指派大将夏侯惇、于禁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,刘备在杀伤一定曹军后退兵。
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
  日后曹操将重心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,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,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,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,中原南部有了数年的和平。

  建安五年(西元200年),官渡之战爆发,原先与关羽、张飞失散的刘备借此机会重逢,并于汝南一地依附当地领袖刘辟、龚都等,企图于曹操背后发动奇袭;然而翌年(公元201年),

  于官渡和仓亭大获全胜的曹操,决定回头铲除位于背后的威胁,刘备在穰山一役失利后,被迫逃往荆州投靠刘表;获得刘表赏识的刘备,则被委以守卫荆州北方的重任,驻屯于南阳新野。

  建安七年(西元202年),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,袭取许都,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。

  刘备于是发兵北伐,一直打到叶县,已接近许昌,严重威胁中原安全,曹操调大将夏侯惇、于禁、李典反击刘备,刘备将阵线后撤,选择博望与曹军对峙。

  对峙过程中,某日,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,并故意败退,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。

  种种迹象使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,决定追击,李典劝谏,夏侯惇认为是李典判断有误,故与于禁追击。

  然而,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,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,夏侯惇应对不及,遭伏兵攻击。

  困难时刻,李典指挥自军人马前往接应,救出了夏侯惇。而刘备由于兵力太少,也选择了退军。

  刘表虽有袭取许都之心,然经此一役,刘表再无主动出击之作为。日后刘备虽劝刘表趁曹操远征柳城之际出兵,但刘表却不允许,终致错失问鼎中原的良机;也在其死后,荆州的基业瞬间被曹操所占据,迫使刘备必须寻求江东孙权的帮助,促成后来的赤壁之战。

  火烧博望坡是哪一年

  博望坡之战,发生于汉献帝建安七年(公元202年)

  火烧博望坡发生在哪里

  火烧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。

  火烧博望坡发生在什么季节?

  秋季,古代战争一般多发于秋季。

  火烧博望坡的相关人物有谁?

  曹操、夏侯惇、于禁、李典、刘备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等,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。
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
  二、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
  建安七年(西元202年),刘表企图趁曹操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,袭取许都,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,发兵至博望一地,与曹操军的夏侯惇遭遇,交战过程中,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,并故意败退。

  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。种种迹象让夏侯惇误判刘备无力再战,故持续追击。然而,当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,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,夏侯惇应对不及,只有败退。

  三、火烧博望坡概括

  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博望坡之战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,也是俗谚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的第一把火。

 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后答应出仕,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,决心南征,乃派遣夏侯惇为主将,于禁、李典等为副将,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而来。

  当时诸葛亮虽有退敌之策,然而关羽、张飞却轻视诸葛亮,诸葛亮不得已之下,乃借刘备令剑威服二人,使其各领一千兵马,埋伏在豫山、安林之中,等待夏侯惇领军通过,就以伏兵与火攻击之。

  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,担任先锋与夏侯惇交战,并诈败撤退,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之中;又遣关平、周仓、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,焚烧物资,制造曹军恐慌。

  交战后,一切如诸葛亮所安排般发生。在夏侯惇与于禁领军追击时,位于后方的李典紧急通报前方的夏侯惇,需防敌军火攻,然而为时已晚。

  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,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,火势一发不可收拾,死伤十分惨重,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。

  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获得了成功,此后关羽、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。

  四、三国演义博望坡之战到底是怎样的?

 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后答应出仕,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,决心南征,乃派遣夏侯惇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而来。

  当时诸葛亮虽有退敌之策,然而关羽、张飞却轻视诸葛亮,诸葛亮借刘备令剑威服二人,使其各领一千兵马,埋伏在豫山、安林之中,等待夏侯惇领军通过,就以伏兵与火攻击之。

  另外派遣赵云担任先锋与夏侯惇交战,并诈败撤退,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之中。

  交战后,一切如诸葛亮所安排般发生。

  夏侯惇追击时,受制于道路狭窄,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,火势一发不可收拾,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。

火烧博望坡图片
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

  五、火烧博望坡是谁所为

  查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,的确有火烧博望坡一事,但并非像《三国演义》说的那样.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记载:“(刘表)使拒夏侯惇、于禁等于博望.久之,先主设伏兵,一旦烧屯伪遁,惇等追之,为伏兵所破.”。

  《三国志·李典传》也有同样的记载:“刘表使刘备北侵,至叶,太祖(曹操)遣(典)从夏侯惇拒之。

  备一旦烧屯去,率诸军追击之.典曰:‘贼无故退,疑必有伏.南道狭窄,草木深,不可追也.’不听,与于禁追之,典留守.惇等果入贼伏里,战不利,典往救,备望见救至,乃散退.”。

 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,事实与《三国演义》的火烧博望坡还是有很大出入的:这次战役不是曹操杀奔新野,而是刘表派刘备主动出击到叶县。

  刘备也确曾设了伏兵,把曹兵引到路窄草深的南道,战争中也使用了火烧,但用火并不是烧曹兵的,而是刘备自烧营屯,假败引曹兵进入伏击圈的。

  更重要的一点是,这一战并非发生在诸葛亮出山之后,而是发生在他出山之前,而火烧博望坡也不是诸葛亮干的,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自己。

  诸葛亮掠了刘备的美,这就是历史与演义的误会,也是整个事件的真相。

  六、关于火烧博望坡的细节

  史书《三国志》记载的火烧博望坡是刘备亲自指挥的,诸葛亮此时还没有出山。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昭烈帝刘备势单力薄不得不依附荆州刘表,曹操命夏侯惇、于禁率大军进攻荆州新野。

  刘表让刘备前去抵挡,刘备设伏兵,假装逃跑,并且烧毁营地,夏侯惇等人率大军前来追击,被刘备所设伏兵击溃,兵败而归。

  但是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则变成了是诸葛亮指挥的一场战役。

  火烧博望坡这个故事,是诸葛亮的成名战,也是诸葛亮出道之后打的第一站,因此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历史经典。

  相传在三国初期,魏吴蜀三强争霸。但当时的蜀国,既难比北魏兵多将广,又不及东吴占据地利,随时有被吞并之危险。

  蜀主刘备为抵御魏吴,完成统一天下之霸业,礼贤下士,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。

  诸葛亮熟读兵书,早已分析了战争形势。他看到,若想与魏吴抗衡,必先挫一方锐气,以达到削弱敌军,壮大自己之目的。

  与此同时,他把破敌茅头先指向魏国。

  博望在三国时属宛北重镇,南北长45里,东西宽15里,有“45里博望屯”之称。

  当时,魏相曹操为了南征吴蜀,在博望屯积了大量粮草,准备取荆州、平东吴。粮草由大将夏候惇领十万精兵看守。

  因为博望屯城墙很薄,曹操设计让军士在四周均围以此地生长的柘刺林,密不透风,形成一道天然屏障,自以为万无一失。

  诸葛亮不愧为著名军事家,他探知博望情况后,定下了火攻博望的作战计划。当年秋季,他命人收集大量草籽,并以泥土相拌,制成弹丸备用。

  时值隆冬,诸葛亮命张飞率人用弹弓将弹丸射进柘刺林中。次年一遇雨水滋润,草籽发芽,生长茂盛。

  又值降冬,杂草枯干,遇火即燃。此时诸葛亮兵分两路,命关羽带兵埋伏阴山,张飞、赵云率军暗将博望围上,万千火箭一齐射入柘树寨中,枯草见火即燃,风助火势,噼啪作响,一时间柘刺林顿成火海,顷刻把45里博望屯烧得如同白昼。

  魏军粮草全被烧毁,夏侯惇率其守军焦头烂额地追击,又被关羽伏兵杀得落花流水,仓皇败回许昌。值此,蜀军大获全胜。

  曹操本想先干掉刘备,然后吞荆州,再平复东吴,但由于在火烧博望坡一战中损失巨大,让曹操看到了诸葛亮的才能和谋略,因此当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将刘备赶到江夏之后,没敢进一步对刘备下手。

  而是将目标转向了孙权,虽然诸葛亮的第一站火烧博望坡不是大型的战役,但至少让曹操在之后的一年内没敢轻易对刘备下手,这对历史战局来讲,意义非同小可。

  此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——火烧博望坡,可谓是牛刀小试,一战收服人心,一战扬名天下,一战改变战局。

  随后诸葛亮二烧新野,三烧赤壁,“三把火” 烧出了个“三国鼎立”。

  在后世的考古活动中,此处曾出土折戟断镞和土层中烧坏谷物的灰烬,经考证为三国时遗物。

  火烧博望坡古战场遗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树,高5.9米,粗2.2米,虬枝盘旋,相传为火烧博望坡时的唯一幸存之见证,所以人们称其为“三国柘”。

  此树虽历经千年风霜雨雪,仍生机盎然,增添着新的年轮,接受四方游人的礼赞。柘刺为灌木,能长成大树,却是罕见。

  此树树体中间一分为二,北半部枯死,皮质不存,木质裸露,枝杈错落,扭曲虬蟠,疏枝横空;南半部,老态龙钟,质感苍劲,绿叶吐翠,轻盈娇妍。

  游人至此,仰望柘树之奇,无不赞叹,称颂大自然的神奇。

  在树之东侧,立有仿佛自然天成的一座不规则的大理石碑,碑文节录了《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》中有关火烧博望坡的内容。

  游人立于碑前,阅碑思古,一场火烧博望坡的战争场面,仿佛就在眼前。

  附近其他遗迹有刘备的观战台,夏侯惇屯兵时修建的城楼,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处的梅林铺,唐代大将尉迟敬德监工修建的三孔拱桥——敬德桥等古迹。

  火烧博望坡被国家确定为三国旅游景点之一,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火烧博望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,发生在公元208年。这场战役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争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。

  火烧博望坡史书记载

  《三国志·魏志·李典传》:刘表使刘备北侵,至叶,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。

  备一旦烧屯去,惇率诸军追击之,典曰:“贼无故退,疑必有伏。南道狭窄,草木深,不可追也。”惇不听,与于禁追之,典留守。惇等果入贼伏里,战不利,典往救,备望见救至,乃散退。

  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阴御之。使拒夏侯惇、于禁等于博望。

  久之,先主设伏兵,一旦自烧屯伪遁,惇等追之,为伏兵所破。

  火烧博望坡艺术创作

  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博望坡之战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,也是俗谚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的第一把火。

 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后答应出仕,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,决心南征,乃派遣夏侯惇为主将,于禁、李典等为副将,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而来。

  当时诸葛亮虽有退敌之策,然而关羽、张飞却轻视诸葛亮,诸葛亮不得已之下,乃借刘备令剑威服二人,使其各领一千兵马,埋伏在豫山、安林之中,等待夏侯惇领军通过,就以伏兵与火攻击之。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,担任先锋与夏侯惇交战,并诈败撤退。

  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之中;又遣关平、周仓、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,焚烧物资,制造曹军恐慌。交战后,一切如诸葛亮所安排般发生。

  在夏侯惇与于禁领军追击时,位于后方的李典紧急通报前方的夏侯惇,需防敌军火攻,然而为时已晚,曹军受制于道路狭窄,又处于树木交杂之处,火势一发不可收拾,死伤十分惨重,夏侯惇等将领败逃回许都。

  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获得了成功,此后关羽、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。 而在电子游戏中,博望坡之战也在吞食天地与真三国无双等作品中登场。

  以上关于赤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等话题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若有不足之处,请谅解,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关于三国著名战役的火烧博望坡的相关知识,一起探讨,一起收获。

阅读全文
本文标题"火烧博望坡简介 火烧博望坡故事简介":http://www.cr-seo.com/sgzy_1931.html
本站潮三国部分文章、资源来自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删除相关内容,谢谢!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火烧博望坡是谁干的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是真的吗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
返回顶部